陈徒手:赵树理在检讨的日子里

陈徒手 | 2013年08月16日 17:30

据说,赵树理在临死前极度失望地说了一句:“唉,我总算是想通了,明白过来了。”对1959年大批判他一定会有新解,一定会记住当年连夜赶写检讨稿时冒出的一句话:“我54岁了,怎么还写这种文章?”... 查看详细>>

评论(0)

“中央革命”与燕地侠风

季剑青 | 2013年08月16日 16:33

在革命党人军事实力并不占优的条件下,要在北京发动“中央革命”几无可能。革命党人中一些成熟的政治家对此有较为清醒的认识。1906年汪精卫在《民报》上发表文章,讨论革命军“发难”的策略,他指出革命军发难有三术。... 查看详细>>

评论(0)

宋元“纸经济”:纸做的衣帐

孟晖 | 2013年08月16日 15:43

学者游修龄《纸衣和纸被》(载于《农史研究文集》)、扬之水《纸被、纸衣及纸帐》(载于《终朝采蓝》)等文章都 颇为有力的论证,以纸做成的御寒被、帐乃至衣服,在宋元时期,并非文人寄托清趣的玩物,相反,这些纸料制品在中下阶层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查看详细>>

评论(0)

国耻1900:八国联军的烧杀抢掠

金满楼 | 2013年08月16日 14:59

这是一个令人悲哀的下午,我现在明白战争会使人间变成地狱。……城墙下横七竖八地躺着清兵和义和拳民的尸体,使馆区附近的建筑物都成了一片废墟。我们看到一群一群的难民,男女老少都有,正在逃离这个死寂的城市。我们看到几个城门的门楼在燃烧,还看到城中很多地方有大火”... 查看详细>>

评论(0)

马勇:乾隆大帝的“上国心态”

马勇 | 2013年08月16日 14:16

乾隆晚年,中国经济不仅是历史上的巅峰状态,而且在世界经济构成至关重要,举足轻重。然而,经济繁荣没有成为社会转型的助力,反而衍生了、强化了乾隆皇帝的“上国心态”。中国由此错过了千载难逢的转型良机。... 查看详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