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制时期的中国并非“封建社会”

冯天瑜 | 2013年08月28日 16:47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将秦至清帝制时期中国称"封建社会",成为流行说,从而使"封建"脱离了汉语本义和西义,也有悖于马克思社会形态学说关于封建社会的原论。实考秦至清两千余年,封建制已退居次席,而地主经济、专制政治于起伏跌宕间一以贯之,故秦至清是"非封建"的"皇权时代... 查看详细>>

评论(0)

苏联大清洗中的“哈尔滨人”悲剧

张晓波 | 2013年08月28日 15:37

所谓的苏联“哈尔滨人”的人群,是指包括俄罗斯人、犹太人、波兰人在内的原满铁雇员以及其他在满铁沿线从事各种各样职业的归国“苏联人”。而正是这个泛化的定义,导致三万多人被枪毙,近两万人流放。... 查看详细>>

评论(0)

五德始终:王朝在“颜色革命”中迷狂

李万刚 | 2013年08月28日 15:19

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往往意味着国家颜色的变换。看似简单的黑红白青黄背后,是一种影响了中国王朝政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发明和贩卖这种政治迷信的是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期齐国的邹衍,他宣称,每一个朝代都有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应的德,也就是来自天意的合法性依据。... 查看详细>>

评论(0)

自由人的平等政治:重视社会正义

周保松 | 2013年08月27日 15:12

自由主义的理想,是建立一个自由人平等相待的社会。我称此为自由人的平等政治。如果人人自由平等,我们应该如何活在一起?这是现代政治的根本问题。法国大革命以降,自由和平等成了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任何合理的政治安排,均须充分体现这两种价值。   ... 查看详细>>

评论(0)

漫谈中国历史上的冤案、错案和疑案

朱永嘉 | 2013年08月27日 12:13

由于疑案,或者错案、冤案,背后都与巨大的利益和权力集团的纠结背景相关,而作案的主谋不是一般的寻常人,在当时谁也奈何他不得。要减少冤案、错案和疑案,舆论有一定作用,但也有限,事实上只有司法队伍不再受权力的直接干预,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查看详细>>

评论(0)